平凡卻令人無法忽視的家常滋味
都說春天是養肝的季節,宜多吃些酸味的食物。今天就來聊聊酸菜吧!
酸菜,很普通平常的台灣醃漬食物。它幾乎不太可能在餐館中成為一道菜,但它卻是很常見的一味佐料-在麵館,在餃子店,在排骨便當裡面的陪襯滋味。
這樣平凡的酸菜,卻是在許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。
在早年客家人為了節省食材,將各種蔬菜晾曬過後以鹽醃漬起來,不僅便於保存,也成為一年四季都可以佐飯的好食材。酸中帶鹹,許多人愛的就是那天然的酸味兒。
不管是否來自於客家族群,酸菜在台灣人的餐桌上已經綿延繁衍了數十代,代代相傳,每個地區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烹調酸菜的獨門訣竅。
每個地區都有烹調酸菜的獨門訣竅
我家的酸菜就是很簡單的大蒜炒香後,將酸菜下鍋,加入辣椒拌炒。一些醬油,一點紹興酒,一點點鹽,最後加入上湯炒香,有時也會拌入一點肉湯。滿滿的一大碗酸菜,酸鹹香辣,這滋味只有熱衷者才能領會。
酸菜美好之處,不僅僅只是用來下飯。
絕妙的地方在於運用炒酸菜來下麵。冰鎮起來後,酸菜的滋味更鮮甜酸香。隔一夜再吃風味更好。準備上湯,燒水煮麵,調和酸菜與上湯成為麵湯底,然後將煮熟的麵下入,一碗香辣酸鮮美的酸菜麵就完成了。
這是在走遍各地也吃不到的美味。
特別是在離家的時候,在國外,想念的通常不是什麼偉大的料理。
就是這一碗酸菜麵,將味覺牽動得綿密緊緻。
說到這裡,今晚還是下一碗酸菜麵來溫暖春天的脾胃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