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滿歷史香氣的染布
十一月的溫度開始徐緩起來,嚴酷的陽光逐漸失去它的威力,空氣中逐漸滲入清爽涼意。我取出在三峽小鎮買來的藍染布,準備將桌面佈置成富有秋意的面貌。
使用一種稱為「大菁」的天然染料,手染出深深淺淺的藍色圖案,這溫潤舒暢的藍,就是典型的藍染標準色。
天然的藍能鎮靜室內溫度,使高張的情緒獲得撫慰。令人愉快的色澤,自然樸實圖案,無論擺放在哪裡都很優雅美麗。與藍染布一起生活的時光,可說是最為舒暢快意的時刻。
悠長時代的名物
歷史上染布業繁盛的地方,多是水質豐沛的美地。而三峽更佔有地利之便。位於山地與平原的交界處,依山傍水的環境,使三峽與藍染締結下深刻的緣分。
三角湧山區中,溫暖潮濕氣候的薰染下,孕育著獨特的染料植物-大菁。清澈無比的三角湧溪,為染料供應良好的水質;三峽溪及支流中埔溪,以潔淨的溪水提供漂洗染布的絕佳場地,溪畔則為晾曬染布舖陳一座天然舞台。
大菁的歷史遠溯自周代,中國當時已開始種植大菁,並萃取染料用於染布。台灣則從十九世紀開始發展染布貿易。優質的天然染料、潔淨水質,加上淡水河便利水運,使三峽一躍成為歷史上的藍染重鎮。
清代是藍染業最繁盛的時期,曾經整條三峽的街道,都是染布坊的天下,甚至發展成為北台灣僅見的一條染坊街。今天,走在三峽老街上,密集的染布坊牌樓林立,依然可以想見當時的繁榮盛況。
手製的溫度
馬蘭(古稱大菁)與木蘭,是藍染的植物原料。多少代的三峽先民們,上山採摘植物,下山製作染料,百年如一日,不敢馬虎,兢兢業業製作出品質精良的藍染布品。
一塊藍染布料,要經過多少道程序的處理呢?
取得的馬蘭植物,需經過數道加工手續,以純手工方式研製成染料。第一步先進行「製藍」:將新鮮馬蘭葉浸泡在水中,將藍靛素溶出,36小時後撈出葉子,加入石灰乳,靜置讓藍靛液沉澱,並過濾取出藍靛。
取出的藍靛需進行傳統發酵法,加入草木灰製成的鹼水,放入營養劑,仔細的“培養與孕育”,使染液進行發酵,這就是第二階段「建藍」的程序。
製染料的過程中,還需要觀照天候、溫度與溼度的條件,加上優越技術與細心照料,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藍靛染液。
當染液製作完成後,形成一缸缸的染料,便可開始進行藍染的染製程序。傳統的染色方法有四種:有絞染、浸染、夾染、縫染四種主要染色法。運用不同的工藝技法,透過手縫圖案,凹凸鏤空板,絲線纏綁等方法,來呈現多元風貌的染色圖案,既古樸又饒富趣味感。
一缸子的青藍染料,可說是藍染布的生命。自古染布坊的業主莫不用盡心力保護藍料,以時間孕育著染料,並挖空心思創作獨門染料配方。
至今,在三峽發揚藍染藝術的人士,依然遵循著先人的傳統,背著竹簍,到山中採擷植物,以純手工的方式培育染液。
充滿舒適感的天然好物
我很喜歡手染的織品,自然的色澤,手染的痕跡,展現織品的溫暖質地。一整套的手製工法是藍染布珍貴的秘訣。
採收植物,製藍,建藍,各種技巧的染色工法,漂洗,晾乾....。在今天,機器量產取代手工,快速生產與大量製造的年代裡,還有誰能記得手感製品的美妙?當這個世界普遍稱頌華美奢侈的價值時,純手工製造的藍染織品,越發顯得珍貴可愛。
採用天然植物染製的藍染布,具有非常溫和的觸感,若製成衣物與生活用品,不會對於皮膚產生傷害,比一般化學染料的製衣更為安全,令人放心。
你可以將一條長長的藍染長巾舖在桌面,做為美麗的桌布;花色悠然的小方巾還可繫在頸上,在秋風沁涼的季節裡,為你抵擋冷風。
藍染布料的製衣很舒適,具有透氣無比的質地,穿戴著它,彷彿與大自然的氣息一起呼吸,這就藍染織品的無比魅力!
藍染也是一塊時光印染的華美染布。閃耀著多少代人們的歷史光榮,浸染著歲月香氣,藍染布是富有時代氣息的名物。
儘管三峽的染布業不再盛行,而藍染布的生命卻不會死亡。更多喜愛藍染的人們,珍視著先民的遺產,在歲月中承接所有的創作智慧,讓藍染發揚光大,這是屬於藍染的美麗。
在逐漸舒爽的秋天,請嘗試使用一塊藍染方巾,做為您的隨身手絹。清爽的藍紋花布,透露著手製的溫柔觸感,將如影隨形的保護著你。當秋風揚起時,你一定會深深記起一塊藍染天然布的溫潤美麗。